登陆 | 注册
手机号:
验证码:
             
          首   页  >   种植技术

白菜类蔬菜病害大全

2022年08月05日

白菜类蔬菜霜霉病

简 介
英文名  Chinese cabbage downy milde
异名  俗称黄炸叶、霜叶、枝干、龙头拐。
病原  寄生霜霉或芸薹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寄主  大白菜、小白菜、甘蓝、青花菜、芥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  主要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和包心期发病重。发病条件适宜时,该病来势猛,蔓延快。
分布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为害叶片、花和种荚。
(1)幼苗:幼苗发病时叶片上有白色霜状的霉层,严重时幼苗变黄枯死。
(2)成株:成株叶片发病时下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病斑,周缘不明显,一段时间后叶背面出现白色霜霉,叶片正面出现褪绿变黄的病斑,渐转为黄色至黄褐色,高温条件下变为黄褐色枯斑。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干枯。
(3)采种株:采种株可以引起叶片、花梗、花器和种荚发病。受害花梗肥肿变曲,又称为龙头病。
(4)种荚:种荚被害呈淡黄色,上生白霉,瘦小,不结实或结实不良。
病原物
参见油菜霜霉病。
侵染循环
病原在土壤中越冬或者是混在种子上传播,在南方病菌主要以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侵染。在温暖地区可终年为害。
发生因素
(1)环境:平均气温是在16℃左右易发病流行,高湿多雨利于发病。此外,天气多露、多雾也有利于病菌侵入。
(2)栽培:菜株叶片开始衰老进入发病阶段,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③寄主抗性。白菜苗期子叶最发病,真叶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选用抗病、耐病、青杆型品种,如鲁春白1号、晋菜3号、山东19、小杂60、丰抗70、青杂3号、春秋王等。③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④清除病残体和深翻晒垡,深沟窄墒栽培,适期早播,错开发病高峰期,加强土、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和排水,降低田间湿度。⑤适当提早或延迟播种期,使结球期避开9、10月份阴雨连绵天气,减轻为害;施足基肥,重施莲座期肥,保证包心期不脱肥。
(2)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WP600倍液、69%烯酰吗啉锰锌600倍液、72.2%霜霉威600倍液。重点防治中心病株及其周围植株及植株老叶背后。阴雨天应每隔5~7天后再继续喷药。

 白菜类蔬菜白粉病

简 介 

英文名  Chinese cabbage powdery milde 
病原  十字花科白粉菌Erysiphe cruciferarum(Opiz)Junell,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常见无性繁殖体。 
危害  普通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不重,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严重发病时,叶片枯死,影响产量。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危害症状 
为害叶片、茎、花器及种荚。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放射状粉斑,之后布满各部,病部长出白色霉层,发病重引起黄化早枯。 
病原物 
参见油菜白粉病。 
侵染循环 
病原随病残体越冬,条件适宜时借气流传播,形成初侵染。病部产生菌丝直接侵入植株表皮,为害迅速流行。 
发生因素 
温暖地区全年可发病。雨水偏少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发病期喷5%己唑醇1500倍液、50%醚菌酯3000倍液、12.5%腈菌唑1500倍液、30%氟菌唑2000倍液 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白菜类蔬菜叶腐病

 简 介 

英文名  Chinese cabbage Rhizoctonia leaf rot
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寄主  白菜、水稻、花生、芋、茭白、大豆等。
分布  南方多雨地区发生重。
 详 细 资 料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湿腐型病斑,早露未干时,病部呈灰绿色,干燥时病部转呈灰白色;叶片腐烂,湿腐病斑处有白色菌丝团,后变为棕褐色老熟的菌核。 
病原物 
幼嫩菌丝无色,老熟时呈黄褐色,分枝处缢缩,菌核初白色,后变暗褐色,稍扁平馒头状,直径1.5~3.5毫米,表面粗糙似海绵状,分不明显的内外2层,内层系活细胞层,外层为死细胞腔。(2)特性:生长发育适温28~32℃,最高38℃,最低10℃,菌核在27~30℃及足够湿度条件下,1~2天即萌发,产出菌丝,6~10天后又形成新菌核。 
侵染循环 
病原在病部或土中越冬。发病后病部菌丝扩展,病情不断蔓延扩大。 
发生因素 
天气湿闷,多风多雨,都易引白菜发病。地势低洼,种植过密,易引白菜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避免在发生水稻纹枯病的地块种植。②长出来的菜上不能用病稻草覆盖;适度浇水,避免田间湿度过大。③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烧毁。
(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喷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白菜类蔬菜褐腐病

简 介 
英文名  Chinese cabbage brown rot 
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称丝核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filamentosa(Pat.)Rogers.,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寄主  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甘蓝、黄瓜、菜豆、葱、莴苣、茼蒿及茄科蔬菜。 
危害  主要病害,棚室和露地都有发病,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多在幼苗嫩茎基部侵入,病部形成溢缩,呈淡褐色,严重者枯死成立枯或猝到状。继后危害叶柄外侧近地表处,开始生淡褐色至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稍向内凹陷,暗褐色;条件适宜,叶柄基部腐烂,叶片枯黄,易脱落,潮湿天气,病部生出黄褐色蛛形菌丝体和疏松的菌核。 
病原物 
(1)形态:幼嫩菌丝无色,老熟时呈黄褐色,分枝处缢缩,离分枝不远处具隔膜,直径8~12微米;菌核不定形,初白色,后变浅褐至暗褐色,稍扁平馒头状,直径1.5~3.5毫米,表面粗糙似海绵状,分不明显的内外两层,内层系活细胞层,外层为死细胞腔。担孢子圆形,大小(6~9)微米×(5~7)微米。 
(2)特性:生长发育适温28~32℃,最高40~42℃,最低13~15℃。菌核在27~30℃及足够湿度条件下,1~2天即萌发,产出菌丝,6~10天后又形成新菌核。 
侵染循环 
土壤传播病害。病原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可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可存活2~3年。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与白菜受害部接触后引起发病,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农具及农家肥传播。 
发生因素 
菜地积水或湿度大,通透性差,栽植过深,培土过多过湿,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拔除病株,摘除近地面的病叶,携出田外深埋或销毁,防止蔓延。②在发病区,地面撒施石灰粉1500千克/公顷。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咪甲环唑15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白菜类蔬菜病毒病

 简 介 

英文名  Chinese cabbage virus disease
异名  白菜花叶病、大白菜孤丁病。
病原  目前已知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毒源有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萝卜花叶病毒(RMV)。
寄主  十字花科、菠菜、茼蒿、芥菜等多种植物。
危害  为害较重。发病率在5%~15%,轻度影响白菜生产,发病重时病株率可达20%,对生产有明显影响。
分布  全国普遍发生。

详 细 资 料 
危害症状 
(1)大白菜:①幼苗发病,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②成株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矮化较轻,有时只呈现半边皱缩,能部分结球。受害最轻的病株不显畸形和矮化,只有轻微花叶和皱缩,能正常结球,但结球内部的叶片上常有许多灰色斑点,品质与耐贮性都较差。重病株的根多不发达,须根较少,病根切面显黄褐色。带病的留种株次年种植后,严重者花梗未抽出即死亡,较轻者花梗弯弯曲曲、畸形,高度不及正常的一半。抽出的新叶明显脉和花叶。老叶上生坏死斑。花梗上有纵横裂口。花早枯,很少结实,即使结实果荚也瘦小,子粒不饱满,发芽率低。
(2)小白菜、青菜、芜菁、榨菜、萝卜:症状与大白菜基本相同。心叶初现明脉,继呈花叶、皱缩。重病株矮化、畸形,轻病株一般正常,矮化不明显,但抽薹后结实不良。甘蓝受病幼苗叶片上生褪绿圆斑,直径约2~3毫米,迎光检视非常明显。后期叶片显淡绿与黄绿色的斑驳或明显的花叶症状。老叶背面有黑色的坏死斑。病株较健株发育缓慢,结球迟且疏松。开花期间,叶片上表现更明显的斑驳。 
病原物 
芜菁花叶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00~800)纳米×(12~18)纳米,田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蚜虫传毒。黄瓜花叶病毒病毒颗粒球状,直径28~30纳米。 
侵染循环 
(1)病源:在华北和东北等地区,病毒在窖内贮藏的白菜、甘蓝、萝卜等采种株上越冬,也可以在宿根作物如菠菜及田边杂草上越冬。春季传到十字花科蔬菜上,再经夏季的甘蓝、白菜等传到白菜和秋萝卜上。长江流域及华东地区,病毒可以田间生长的十字花科蔬菜、菠菜及杂草上越冬,引起第2年十字花科蔬菜发病。
(2)传播:芫菁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可以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但田间病毒传播主要是蚜虫。菜缢管蚜(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及棉蚜等都有传毒能力。多数地区以桃蚜和菜缢管蚜传毒为主,新疆则以甘蓝蚜为主。蚜虫在病株上短时间吸食后即具有传毒能力。蚜虫1次吸毒后,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不长,只要1次或连续在几株上吸食后即失去其传毒的能力,说明这些病毒与蚜虫的关系是非持久性的,病毒是随着蚜虫取食,通过口器机械地传入健株内。有翅蚜比无翅蚜活动能力强、范围广,传病作用也较大。有翅蚜发生和迁飞的时间与病毒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病株种子不传病。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病害发生及为害严重程度与白菜受侵的生育期关系很大。幼苗7叶以前最感病,受侵染以后多不能结球,为害严重;后期受侵染发病轻。侵染愈早,发病愈重,为害也愈大。
(2)环境:苗期气温高、干旱,病毒病发生常较严重。因为高温干旱对蚜虫毓和活动有利,并且不利于白菜生长,抗病性弱。发果苗期气温偏低且多雨,则有利于白菜生长而不利于蚜虫毓和活动,特别是大雨能冲掉叶上蚜虫,不利传病。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对病毒病的发生也有关系。在同样受侵染的情况下,土温高、土壤湿度低的,病毒病发生较重。
(3)栽培:十字花科蔬菜互为邻作,病毒病能相互传染,发病重。秋白菜种在夏甘蓝附近,发病重。种在非十字花科蔬菜附近,发病轻。秋播的十字花科蔬菜播种期早的,发病重;播种晚的,发病轻。这是由于播种早遇高温干旱和蚜虫传毒等影响所致。不同的白菜品种对病毒病的抗病性有显著的差异。青帮儿品种比白帮儿品种抗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种抗病品种,可以利用杂种一代苗期生长快、抗病性较强的优势达到防病目的。②大白菜苗期多浇水,及时施肥,促使植株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能力。同时由于田间湿度大,不利于有翅蚜的活动,可以抑制病毒病的发生。③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间作,可与豆、韭菜、葱、蒜等蔬菜轮作或间作。④注意剔除病苗、弱苗,加强水肥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培养健壮苗,增强幼苗抗病力。
(2)药剂防治:①从白菜2~3片真叶开始,喷施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的药剂。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4~5次,可用的药剂为植病灵1500倍液,或病毒A500~700倍液。白菜出苗后喷施加水1000倍的氧化锌或硫酸锌,或高锰酸钾,或尿毒。每隔7天喷1次,共喷3次,对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②白菜出苗后至7片真叶前。每隔5~7天喷药防治蚜虫1次,共喷3~4次。常用的防蚜虫药剂为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EC,均用1000~1500倍液。

白菜类蔬菜干烧心

简 介 

异名  在欧美称为内部顶烧病、内部破损病、内部褐变病,在日本则称为心腐病、缘腐病,在我国则称为干烧心、焦边、烂心病、夹皮烂等。
病原  生理性病害。
危害  大白菜干烧心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发病率在2%~28%之间。特别是春、夏大白菜发病较重,有的地块甚至绝产。
分布  我国河北、陕西、福建、浙江、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份。
 详 细 资 料 
危害症状 
多发生于大白菜莲座期至结球期。莲座期发病时,心叶顶部边缘呈半透明水浸状,之后病斑扩展,叶缘逐渐变干黄化,向外翻卷、枯萎、皱缩成白色干带,呈干纸状;叶组织呈水浸状,叶脉暗褐色,病处汁液发黏,但无臭味,病部与健部界限清晰,有时出现干腐或湿腐,发病严重时,外叶生长快而内叶生长慢,致使外叶直立,心叶矮小,丧失食用价值。结球期发病叶片主要发生在叶球中部,即由外向内的第17~35片叶,发病后叶球的外观正常,但切开后可见到心叶边缘焦枯,叶球虽可生长,但包球不紧,发病严重的则空心,有的受腐败性细菌侵染而腐烂,在大白菜贮藏期病部还继续扩展。 
发生因素 
大白菜干心病为生理性病害。过去一直认为干心病是由于生理缺钙引起的,生理缺钙并非土壤真正缺钙,而是由于氮肥施用过多导致大白菜生长过快或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导致钙素吸收受阻所至。现在则认为干心病是土壤中活性锰(水溶态锰、代换态锰及易还原态锰三者的总和)严重缺乏造成的,因为经化验分析,发病与未发病的大白菜钙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其锰含量变化明显,发病大白菜锰含量很低。
典型的钙质土有效锰的含量相当低,多在10毫克/千克左右,有的甚至不足1毫克/千克,因此该病多发生在我国的钙质土地区。在石灰性土壤中代换态锰的含量为2~3毫克/千克,但易还原态锰的含量高达100毫克/千克,可以保证大白菜生育所需。因此土壤中活性锰的严重缺乏是造成大白菜干心病的主要原因,而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氮素化肥施用过多、天气干旱、土壤盐碱化、灌溉水质不良是导致大白菜干心病的诱因。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直筒型品种较耐病。应尽量避免与吸钙量多的作物连作,如甘蓝、大豆、番茄等。灌水宜在早晚进行,莲座期保持见干见湿,结球期应经常保持湿润。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保持在2.5%以上。氮、磷、钾肥应配合施用,且应分次追施,切忌单施大量氮肥。
大白菜莲座期叶面喷施钙、锰肥,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5次,每公顷每次用液量500千克左右,喷施钙肥可用1%过磷酸钙溶液、5‰氯化钙溶液、脐腐速克灵300~400倍液;喷施锰肥可用0.7%硫酸锰溶液、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200倍液。另外,大白菜莲座期叶面喷施1‰钼酸铵、5‰硫酸钾、2‰硼酸、2‰磷酸二氢钾溶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大白菜结球初期,施用含钙颗粒剂,每株4~5克。
在大白菜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叶面各喷施1次干烧心防治丰,每亩用药0.45千克;也可每亩用干烧心防治丰200克拌土随播种撒在埯里。贮藏时,控制窖温在0℃左右、相对湿度90%~95%时,可降低发病率

 


 

 
 
辽IPC备 16009058号-2 公安备案:21042102000003 抚顺市创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